摘 要 目的:探讨不同干燥方法对山楂叶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以期为山楂叶加工提供借鉴 。方法 :选取 8 种不同的干燥技术对新鲜山楂叶进行处理,运用高效液相色谱( HPLC) 法测定样品中 8 种化学成分的含量, 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的山楂叶 8 种成分含量的差异,运用逼近理想解排序( TOPSIS)法对干燥方法进行综合评分 。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使用不同干燥方法处理后的山楂叶中绿原酸、儿茶素、表儿茶素、牡荆素葡萄糖苷、牡荆素鼠李糖苷、芦丁、牡荆素、金丝桃苷 8 种化学成分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TOPSIS 综合评分结果显示,蒸制杀青后再 60 ℃ 烘干的山楂叶效果最佳,其次是蒸制杀青后自然阴干,然后是开水杀青后自然阴干 。结论 : 山楂叶采收后采用蒸制杀青后再 60 ℃ 烘干的方法,能更好地保留其有效成分,为建立标准化的山楂叶质量评价体系及产地加工技术提供科学依据。